4月18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六朝博物館館長、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胡阿祥教授做客 “蘇信大講堂”,為我院師生作了一場題為《China與Serice:外國人眼里的中華文明》的專題講座。
講座中,胡阿祥教授從China和serice這兩個外國人對中國人稱謂的語詞入手,引經據典,名實互證、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瓷器和絲綢對于中華文明傳播的意義。胡教授認為,以“瓷器”來代稱中國,其實不是China的真實來源。1655年,意大利傳教士馬梯尼在《中國新輿圖》中提出觀點,認為China是秦國之“秦”,而“秦”則是指當地飼馬的禾苗貓尾谷,后成為一個王國的代稱。 “Serice”意即“絲綢”,早在公元前7世紀,中國絲綢就已輸入歐洲,當時古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Serice),意為“絲國”,而絲綢深刻地改變了古羅馬的民風乃至國運。因此,提到“China”時,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瓷器國家,還是絲綢之國。胡教授從器物流變出發,旁征博引,以廣博的歷史學、文字學、文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貫通的學術脈絡,闡釋了外國人對于中國和中國人的認識,延及當今“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觀布局,視野宏闊、觀點扎實、史料新穎、邏輯自洽,胡教授以深厚的學術功底,凝練生動的表達、風趣幽默的語言,為我院師生講述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傳播了可感可觸的“大眾史學”。
講座由黨委委員、宣傳部長闞迺慶主持。全院700多名師生、士官生聽取了講座,大家對胡阿祥教授的精彩講座報以熱烈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