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藝術設計學院楊武生老師給物聯網工程學院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關于民間藝術的講座——《都市民藝》。
楊武生老師從惠山古鎮的祠堂建筑群和惠山泥塑兩方面,向同學們作了講解。通過惠山泥人的制作過程,讓同學們知道了惠山泥塑除面型用單片模印制外,其余身段、四肢都是捏塑出來的,然后經過搓、揉、挑、捏、印、拍、剪、包、壓、貼、鑲、劃、板、插絲、推、揩、糊,刻畫出衣著、穿戴、發型、頭飾等等,再通過上彩、開相、打蠟、插須、裝鑾等工序制造出我們所看見的各色各樣的泥人形象。楊老師還就都市民藝是什么?都市民藝像什么?都市民藝做什么?都市民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市民藝的未來發展之路與同學們展開探討。
通過講座,同學們了解到現代社會中古老的傳承,認識到民藝是一種歷史文化,是我們要傳承下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課部:吳芳)
